加快以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2024-09-02 来源:《光明日报》( 2024年08月27日 05版) 作者:朱晓俊 字号: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强劲动力。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理性反思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坚定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同时赋予工业化崭新的发展内容、特色和实现路径,是对21世纪工业文明的有益探索。推进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筑牢和巩固中国式现代化的实体经济根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指明了新型工业化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在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向第一、第三产业提供更多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促进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和技术,是发展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新型工业化也将为现代化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产业支撑。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握以下重点方向。

重视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协同,通过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统筹推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建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不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把发展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把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把产业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紧紧抓住数字技术变革机遇,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统筹推进重点行业碳达峰,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

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方向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系统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打造更多“中国制造”名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

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支撑。

(作者:朱晓俊,系内蒙古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